古琴斫琴通常会用杉木或桐木,因为这两种木料质地松透,共鸣效果好,所以是琴材首选。 选琴的关键就是看音色!音色的好坏决定了弹者的心情,一方面取决于原材料,另一方面取决于斫者的手艺。但古琴材质的好坏是音色优良的基础,直接关系到古琴长久使用的稳定性和音色的后发效果。所以材质优劣直接影响到古琴价格的高低。很多非专业琴厂制作古琴会使用新木料,而且很多使用的是泡桐木新料,冒充老料,甚至冒充杉木琴。杉木和青桐新料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,不会有大的变形,而新的泡桐木稳定性较差易变形。
古琴面板基本采用几十上百年的杉木、青桐老料,在松透性和振鸣上更好,而且适应性强,较为稳定。年限越长,其体现出来的优越性越高,斫制的古琴后发音色也越好,价格也越高。底板采用质地紧实坚硬的梓木、楸木、椿木等,以梓木应用最多,纳音振鸣很好。底板与面板一阴一阳形成绝佳的音腔。
杉木因生长环境要求较高,生长周期缓慢,100年方可成才,多产于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,色浅黄,纹理直,结构稍粗,较软,易加工,不易翘曲开裂,作琴面底板均可。历代古琴中杉材最多,如北京故宫藏唐琴“九霄环佩”为杉木制(纳音为桐),唐琴“飞泉”及诸多宋琴、元琴、明琴亦为杉材。发音刚劲清而亮,清透细腻而厚实。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颜色越来越黄,以发金黄色的木材最老,其有很浓重的清香味。杉木相较桐木长久使用稳定性上更好一些,后发音色更优良。几十上百年的杉木老料(老房梁、柱料)相对还能找到,所以现在良心斫制古琴者多采用老杉木为料。
青桐松透性和传导性最佳,发音明亮醇厚,有金石之韵,而且余韵悠长。青桐材色浅,木质细密坚实,韧性较好,气密性更高,现存老料比较少,斫制的古琴价位偏高。相比杉木在长久保留和稳定性上略逊色一些。
泡桐发声较为宏亮而浑厚,材色浅,木质疏松而不坚,指甲轻轻一掐就能陷下去,其木材纹路清晰。泡桐在三种材质中稳定性最差,斫制的古琴不适合长久使用,通常用在练习琴上较多。泡桐分为兰考泡桐和川泡桐,很多低质的琴会选用新的泡桐制作,毫无稳定性可言,极易变形开裂,选择上需要注意。
雨林斋古琴工作室精选百年杉木板材(老房梁、柱料),只求斫制传世良琴!